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三看书 > 都市言情 > 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 > 428.主次要分清
八三看书 www.83ks.net,最快更新不随心所欲能叫重生吗?!

点金咖啡的推广,对于这个时代的其他企业来说,更像是一种降维打击。

表面来看,不是传统广告那般互相利用,给钱了事。

而是以一种真诚又平等的姿态,和这位明星以及明星的粉丝交朋友。

这种渗透在和用户、消费者、路人、明星、粉丝互动里的平权意识和边界感拿捏,是很多习惯“单向提需求、直线求回报”的甲方容易忽视,也难以模仿的。

有些时候,企业的风格和老板接近。

就像吕总一样,交朋友,图的就是一个大家开心就好。

大家开心了,品牌自己呢?

消费者开心,品牌挣钱,大部分情况下是一个矛盾体。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营销,最后变成一种包裹着善意却又饱含算计的“阴谋”,诚意不足,拧巴有余。

但这种矛盾并非不可调和。

点金咖啡的“非顶流策略”,可以说是一场达成微妙平衡的“阳谋”。

这个“阳谋”成立的前提很简单。

保持扩张的战略,能让规模越来越大的点金咖啡,在面对大部分合作方时,多出议价权。

这也符合理性的商业分析判断。

因为另外一个逻辑在于,相比较于顶流高投入带来的短期人气和销量,点金咖啡更需要扎扎实实能握在手里的健康现金流,和大众对咖啡品牌积累出来的信任感。

前者赌注高,曝光基本是一次性的,但有着较高风险。

顶流翻车,容易反噬品牌。

后者赌注够小,赔率够高,还能多刷几次存在感,风险小。

况且缪可言本就是自家人,选谁,不言而喻。

“老公~还是你有眼光。”

暖阳在周思凝身边镀出朦胧光晕,透过老板椅上翘着的二郎腿,能隐约看见她凹凸有致的身体线条。

她抿了口茶水,俯过身双臂交叉,环住男人脖颈。

一到私密空间,小公主便绽放出粘人的一面来。

“之前我还觉得,你找她代言是偏心来着。”

“现在看来,效果简直太好了!”

“而且谁能想到她这么快就能转型,我们这下变成了和她一块成长。”

作为热门综艺出道的冠军选手,缪可言这个代言人,拥有着大海般的成长性。

这一点,连门外汉周思凝都看得一清二楚。

得知缪可言短时间内就拉起班子进组,拿下《汉山行》电影女主一角,她对吕锦程的决定再无半点怀疑。

“没错。”

吕锦程笑着揉了揉恋人的棕色秀发。

“有流量,还要有好的产品,才能出圈。”

主打低价的点金咖啡,从始至终瞄准的都是国民市场。

规模+低价的商业模式,只有打造亲民品牌这个形象,才能保证它不止吃下小资市场,在广袤的三四五线基本盘中前路畅通。

那什么样的品牌,能够成为亲民甚至国民品牌?

如果时间倒推20年,那一定是非央视标王莫属。

但那个“造神”的时代,早已过去。

当下身处互联网浪潮的消费者,也不再会为“全国驰名商标”买单。

但历史的印象,不会被轻易磨灭。

邀请明星代言之余,爆款产品,似乎是另外一种解法。

很多创业者会认为,爆款,是玄学上的小概率事件。

但对于重生者来说,没有小概率。

他可以无限放大分母。

很多品牌终其一生,可能也只有一款爆品。

但点金咖啡似乎把这件事,变成了一个流水线生产的循环Loop。

——既然概率很低,那就放大分母,小步快跑,快速上新。

踏入2015年以来,点金咖啡每月推出的现制新饮品,分别是14款、21款和25款。

平均下来,相当于每3天左右就有一款新品上市。

这样的高频上新节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爆品的出现概率。

同时也反向积累了很多用户的反馈数据,服务于后面的选品决策。

多做虽然也容易多错,但一款爆品的出现,足以掩盖其他大大小小的失败。

毕竟消费者完全不会记得,品牌某个营销活动或某款产品的失败。

而且对于消费品,尤其是快速消费品行业而言,产品即媒介,上新即传播。

这也是很多快消巨头,为什么长期奉行产品的内部赛马机制。

——方法不在新,有效就行。

但上新从来不意味着要打破一切,重头再造一款单品。

就拿点金咖啡销量长期保持第一的生椰拿铁举例。

同一产品的新包装、同一系列的新口味、同一口味的新原料、同一联名的新物料

与其说点金咖啡善于造新,不如说,它更善于在有限的资源中挖掘新意。

通过新包装+老爆款/新品,塑造一个“新产品”。

再透过这一“新产品”x门店,实现快速的一次传播。

在实现乘法效应后,借助自家传媒公司的流量杠杆,运用广告投放与营销手段,更广泛且快速的线上“二创”热点话题打造给新产品。

再加一个N次方的二次传播效果。

这就是吕总的大杀器。

这样一套加法、乘法和指数的BUFF叠加后,一款产品,无论是新品还是翻新的爆品,它的生命周期理论上可以实现最大化。

直到下一款爆品出现。

相比自己的其他几家公司,吕总对于多人注资的点金咖啡,倾注了完全不同的感情。

他没有直接靠着先知先觉的作弊器,暴力掌舵点金咖啡,接下来朝着绝对正确的路径发展。

那样对于和他一起白手起家的周思凝来说,未免太过无趣。

吕总只是运用自己前世的商业经验,去指点和启迪周思凝,一点点扩大规模,走向正轨。

与此同时,他会耐心地向对方解释,自己每一个动作背后的底层逻辑。

比如营销,要将产品与内容强绑定,而非传统意义上产品的归产品,内容的归内容。

后者的结局往往是在传播营销阶段,声量和销量呈现出两个分叉的发展走向。

所以,他和周思凝在一起的时候,往往能够聊到的话题,要远超其他红粉知己。

尤其是创业蒸蒸日上之后,站在牵一发动全身的管理层面,从产品研发,到供应链搭建,再到营销推广,体量日益庞大,背后却只有两个人共同决策执行。

从规模先行,到邀请代言,再到打磨爆款,点金咖啡本质是在做渠道和产品。

可从效果来看,规模扩大,带来的是营销合作的选择权和议价权。

爆款产品,则负责承接营销带来的流量销售转化。

当真正来到营销的主场,无论是全社交媒体刷存在感、和小资青年交朋友、和网友一起抢优惠券.

这一系列的动作,让点金咖啡靠近流量但不收割流量,是诚意也是心机,更是和粉丝群体心照不宣的默契。

毕竟九块九一杯还在,三天一个新品的造新能力还在,总有一张优惠券戳中你,总有一款单品让你上头。

“诶我还挺好奇的。”

工作聊得差不多了,周思凝侧过脑袋,靠在男人肩膀上轻声道。

“嗯?”

“我听人家说拍电影特别特别烧钱,你投资这部电影,到底大概要花多少钱啊?”

“《汉山行》是小成本制作,差不多六千万吧。”

吕锦程揽住靠过来的恋人,五指分开,温柔梳理着她的长发。

“六千万?!”

饶是小公主养尊处优,也被这个数字惊了一大跳。

“她都没演过戏,你就给她投了六千万?”

周思凝直起身子,软糯糯的语气里,也多了几分微妙的情绪。

六千万对于电影而言,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但她毕竟是金融系出身,从小就对算账和数字敏感得紧。

下意识,就在脑海里浮现出另外两串数字。

吕锦程买给她的别墅,六百万。

撒娇抱大腿求着周元新拿到的投资,一千万。

“不是.你做过风险评估吗?这是你完全不懂的领域,就不怕血本无归吗?”

周思凝瞪大眼睛,只觉得嘴巴发干。

六千万给旗下艺人拍电影,说投就投。

吕锦程手上有这么多钱吗?

六千万的现金流,她想都不敢想,这份钱到底该出自哪里。

再去贷款,还是从点金咖啡账户余额里抽?

可公司还在扩张,资金链再次断裂,怎么办?

他到底有没有考虑过啊!

这到底是赌性,是魄力?

还是

对缪可言的.偏爱?

尽管周思凝不想承认,也不愿意用这个词。

可脑子里就是不由自主跳出偏爱二字,总觉得其他汉字都少点味道。

词不达意。

“吃醋了?”

男人笑着把周思凝抱进怀里,下颌埋进她瀑布般的棕发间,鼻腔里充满小公主的专属气息。

“好啦宝宝,你只看到那些花边新闻,不知道里面的细节。”

“我跟你讲,虽然《汉山行》是点金传媒投资的电影,但之所以有这部电影,也不能说就是冲着缪可言。”

吕锦程停顿一下,视线迎向女孩灼灼有光的桃花眼。

“因为,电影剧本是我写的。”

“这本来就是我想拍的电影,妙妙她呢,也只是客串一下女主而已。”

“我投资自己,这总没问题吧?”

“主次要分清。”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