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三看书 > 历史军事 > 大秦哀歌 > 第254章 辩驳阴阳术士
八三看书 www.83ks.net,最快更新大秦哀歌!

秦臻稍稍顿了顿,随后接着郎朗道:

“况且,无为并不意味着完全无所作为,其真意乃是指不过度去干扰和扰乱民众的生活,让万事万物遵循自身的规律发展。

秦国之法,从律法条文的制定,到各级官吏的执行,皆是在保障民众权利,给予发展空间,看似政令繁多,实则是在‘有为’中实现‘无为而治’的精髓。

秦国一系列举措,皆是在引导百姓走向安定和繁荣,而这,其实也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一种‘自然’选择。

待天下真正实现太平之后,秦国自然会依据彼时的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到那时,定能让民众能够在一个稳定、安宁的环境中休养生息,而无为而治的理念,自可顺利推行。”

“人为干预过多,必然会破坏自然的循环规律。秦国以严苛律法来约束百姓,大小事务皆有律法管制。这无疑让百姓失去了他们原本应有的自由天性。”道家老者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反驳道。

秦臻挺直脊背,坚定地回应道:“律法并非束缚自由,而是保障自由!”

他的目光扫视着在场的众人,流露出悲悯之色,继续慷慨陈词:“在这混乱的世道中,百姓生活困苦不堪,连基本的生存都难以保障,又怎能奢谈自由?

秦国之法,细致入微,从农耕渔猎,到商贾行旅,皆有章法可循,旨在让百姓各安其位,各得其所。

春耕之时,官府督促耕种,提供良种;秋收之际,又确保粮谷归仓,免受掠夺。

律法严明,盗贼不敢肆意妄为,良民得以安心营生。

只有在这样一个井然有序的环境中,百姓才能真正去追求属于他们的自由。

可以在劳作之余,与家人共享天伦;可以在学有所成后,游历四方施展抱负。”

闻言,这位道家老者默默颔首,目光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便不再言语。

一时间,论道场里鸦雀无声,众人皆沉浸在秦臻的这番言论之中。

有人微微皱眉,似乎在心底反复咀嚼着每一句话;

有人则目光放空,思绪飘远,思索着自家信奉的学说在这乱世之中,究竟有着怎样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又该如何在这乱世,为苍生寻得一条出路。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人对秦臻的观点表示赞同,认为他所言句句在理,剖析精准到位;但依旧有更多人,对他的言论提出了尖锐的质疑和反驳。

面对这些截然不同的声音,秦臻不慌不忙,引经据典,一一回应。

其犀利的言辞、缜密的逻辑,让在场众人皆暗暗佩服。原本有些对他的观点持怀疑态度的人,也不自觉地陷入沉思,开始重新审视起来。

“哼!”

然而,就在秦臻向众人继续阐述着法家在当下如何契合时势、具有诸多优势时,一道身影突兀地从席位中站起,险些碰翻了面前案几上的茶盏。

此人未发一言,只是冷哼一声,那声音里裹挟着浓浓的不屑与质疑。

仔细瞧去,他身着一袭玄色长袍,袍上绣着繁复的阴阳鱼图案,正是阴阳家独有的服饰装扮。

他这突如其来的冷哼声,瞬间打破了现场原本专注于聆听秦臻言论的氛围。

原本或专注、或思索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术士面色冷峻,嘴角勾起一抹略带嘲讽的冷笑。

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在寂静的场中显得格外清晰:“秦先生所言,实在难以令在下苟同。秦法看似严谨高效,可依我之见,这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

真正能够掌控天地万物的根本,绝非人力所定之法,而是阴阳之道。

世间万物,皆分阴阳,阴阳平衡则万物昌盛,阴阳失调则灾祸丛生。

若不能顺应阴阳,即便一时之间凭借严苛律法使得国力看似强盛无比,可从长远来看,终也难以逃脱盛极而衰、走向覆灭的命运......”

他言辞犀利,直直刺向秦臻刚刚发表的言论核心。

然而,面对这毫无预兆的突然打断,以及这般毫不留情的反驳,秦臻却并未表现出丝毫的恼怒之意。

相反,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自信的笑意。

他慢慢整理了一下衣袖,随后悠悠说道:“术士所言,看似有理,实则大谬。所谓阴阳之道,玄之又玄,以其为根本掌控天地万物,不过是虚幻之谈。”

说罢,他目光扫视一圈,眼神中带着几分不屑。

秦臻停顿了一下,方才接着说道:“试问,阴阳之道究竟如何具体指引治国理政?又如何切实保障民生安稳?更重要的是,它能否有效抵御外敌的入侵?

这些问题,你,如何作答?”

他的声音逐渐拔高,带着一丝质问的意味,直直盯着这阴阳家术士,目光中满是压迫感。

随后,他没等术士开口作答,继续说道:

“而我秦国所倡导的,是以严明的律法来规范民众行为。使人人知晓可为与不可为,如此方能构建一个井然有序的社会。

在法的框架下,农者安心耕耘,仓廪得以充实。

在律法的保障下,百姓不用担心收成被无端剥夺,如此一来,粮食满仓,百姓无饥馁之忧;

工者专注技艺,器物得以精良。

匠人们在工坊中,依照律法规定,专心钻研工艺,打造出的器具皆属上乘,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士者也会尽忠职守,国家自然得以稳固如山。

朝堂之上,士大夫依据律法各司其职,尽心尽力为国家出谋划策,使得国家在运转中井然有序;

当国家强大到足以顺应时势时,何谈覆灭的可能?”

他凝视着眼前的术士,而后继续侃侃而谈:“反观阴阳家,他们只是一味强调顺应阴阳,却无实际举措。若遇灾荒,是指望通过推演阴阳来消弭灾祸,还是依靠我大秦所推行的兴修水利、储粮备荒等务实之举?

再者,若逢战乱,是凭借那阴阳之术念几句咒语,便能让敌军望风而逃?

还是凭借法家训练有素的军队与完备的军事制度,在战场上纵横捭阖,御敌于国门之外?”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