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三看书 > 历史军事 > 大秦哀歌 > 第257章 平凡少年的非凡志
八三看书 www.83ks.net,最快更新大秦哀歌!

未来于他,神秘而未知,不知通向何方,却又满含期待。

少年心中思潮翻涌,秦臻在百家大会上的慷慨陈词,字字句句皆穿透众人的心防,亦让少年仿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他本生于平凡乡野,茅檐低矮,四野荒芜。

虽自幼心怀青云之志,却常于长夜独坐,望着窗外墨色,满心皆是困惑。

在这乱世之中,他常常暗自思忖,该凭借何种本事,觅得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更不知应以何种理念,作为前行的指引,去实现心中的抱负,让百姓免受疾苦,让世间重归太平?

这般难题压在他心头,久久无法释怀。

然而,秦臻在百家大会上的激昂陈词,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法家思想在秦臻的阐述下,在少年听来,每一句都似是为自己量身定制,与自身的志向、追求完美契合。

此刻,少年静静聆听法家弟子们的言论,心中也不禁泛起波澜。

那些关于律法如何规范社会、保障民生,如何激励民众奋进、促进国家强大的话语,让他愈发感受到法家思想蕴含的强大力量。

他想到自己身处的乡野间,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百姓面黄肌瘦,蹒跚而行,饿殍横陈于道,目不忍视。

且楚国权贵们竞相攀比,奢靡成风,极尽奢华之能事。

甚至宴会上,一餐之费竟能抵百姓数年之生计。

在这等铺张浪费之下,底层百姓却苦不堪言,赋税繁重,农桑生产亦受其扰,致使民生凋敝。 在这样的环境下,平民的生命如草芥一般,毫无保障可言。

而秦臻所谈及的秦国律法,却能让百姓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使得整个秦国社会秩序井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黎庶安居乐业,好一幅太平盛景。

这,仿佛为这混乱世道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之道,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他的内心深处,渴望能像那些拜访秦臻的百家弟子一样,有机会前往秦国。

在那里凭借自身所学,施展自己的才能,辅佐明主,为天下苍生谋得一份福祉,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思潮翻涌间,他缓缓闭上双眼,刹那间,脑海中幻景骤起:只见自己昂首立于秦宫的朝堂之上,周遭皆是秦国位高权重的大臣,或神色冷峻,或眼神犀利,而他毫无惧色,围绕治国理政之策,与众人各抒己见。

时而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的上古贤明,到商周兴衰的前车之鉴,信手拈来;

时而慷慨陈词,诉说着当下乱世弊病与革新之法。

试图为这饱受战乱之苦的天下,勾勒出一幅长治久安、百姓富足的未来蓝图。

然而,少年心中也有一丝担忧与自卑。

自己不过是一介平凡少年,既没有百家弟子们的学识渊博,也没有他们的名门出身。

而他,出身卑微,家中不过是寻常百姓,既无丰厚的家底供他求学问道,亦无显贵的门第为他铺就前路。

那些弟子们能手持精心准备的策论,在秦臻面前侃侃而谈,言辞之间尽显经天纬地之才。

反观自己,囊中羞涩,身无长物,别说拿得出手的策论,就连一本完整的典籍都难以拥有。

可他内心深处,对于改变现状的强烈渴望,驱使他每日都来到这里,期待着能有一个机会,哪怕只是能与秦臻说上一句话,或者得到他的一点指引也好。

每当看到秦臻与其他各家弟子们交谈甚欢时,他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羡慕之情。

少年默默在一旁倾听,竖起耳朵,将那些精彩的言论一字一句铭刻在心底,反复琢磨这些话语,思索其中的深意。

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努力研习法家思想,提升自己。

或许有一天,也能像这些弟子一样,满腹经纶,堂堂正正地走到秦臻面前,坚定的表达自己入秦效力的决心。

在秦国这片土地上,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而拼搏,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让世人知晓,平凡之人亦能有不凡之志,亦能成就非凡之功。

.........

数日之后,这场备受瞩目的百家大会,在一片赞誉中圆满落幕。

下邳城中,热闹的喧嚣渐渐散去,只留下各家学子仍在热议的话题余音。

秦臻在大会结束后,又于下邳城中短暂驻足了三日,处理完未尽事宜后,便踏上了返回咸阳的归途。

在离开的那一天,各家学子听闻消息,纷纷从城中各处赶来送别。他们围在秦臻身边,眼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秦臻的敬仰之情。

“秦先生,此番聆听教诲,犹如拨云见日。待吾等安顿好家中琐事,即刻奔赴秦国。”一位身着素袍的年轻学子,言辞恳切,拱手行礼,语气中满是坚定。

周围的学子们纷纷附和,话语中尽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奔赴秦国的决心。

秦臻看着眼前这一张张些心怀壮志的面孔,心中满是欣慰,一一与他们话别。

当车队缓缓驶出城外时,秦臻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向后回望。

只见远处,那个身形单薄的少年,依然站在远处,目光紧紧跟随着他们的车队。少年的眼神炽热而坚定,仿若要用这股子执拗,把马车的轮廓刻进心底。

那少年的眼神中,有对未知前路的迷茫,却更有对秦臻所描绘的未来的向往。

马车内,若离也透过车窗,将少年的神情瞧得真切。不禁被少年的执着所打动,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她心中一动,靠近秦臻,轻声软语道:“良人,你瞧那少年,望向你的眼神里,满是敬仰,眼神里的渴望都快溢出来了,让人难以忽视。

在鬼谷学苑内,妾身也见过诸多求道求学之人,可似他这般赤诚纯粹者,实属罕见。

既然如此,为何不把他一同带走?

将他带回秦国,不过是多添一人的事。

若将他带在身边,你可悉心教导,以你的学识与谋略,定能雕琢出一块美玉;

若安置在鬼谷学苑,让他在那学府中潜心学习,接受系统的教育,日后也能为秦国所用,岂不是一桩美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