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三看书 > 其他类型 > 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 第492章 把日伪军全部扫到山沟里
八三看书 www.83ks.net,最快更新抗战:开局一本帝国成长手册!

新京周边的战事持续到四天以后,所有残留的日伪军被处理掉,缴获的物资也经过了简单的盘点。

先遣军、53军的主力分别占据铁路沿线,将关东军的势力连根拔除。

张宪在奉天,并未感受到多么的惊讶与震撼。

但第一战区的其他人,统帅部跟租界内的领事,得知消息的时候全都愣神了。

张宪扬言三个月解决关东军,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这都把关东军司令部给扬了?

关东军可不是什么臭鱼烂虾啊。

旭日帝国好歹也是列强之一,就这样被推了?

没有第一手的消息,大家都想知道关外的情况。

具体如何?

关东军是不是死光了?

第一战区向来不喜欢炫耀战绩,以往打出大捷都是寥寥数语。

这次拿下奉天,推进新京,也仅仅是寥寥数语。

让好奇战事的人卡脖子一样难受。

恨不得把脖子伸出几千公里,伸到关东的地界看一看,瞧瞧第一战区到底打成什么样了。

以前关东军的特务嚣张,几乎没有特务间谍能够渗透到关东。

这也让外部的情报消息有些阻塞,有关于战况类的情报一抹黑。

就算想了解,也没有特殊的渠道。

一切全凭猜测,再从地图上推演战况。

阵线是骗不了人的,不管双方打得如何,第一战区的兵已经到了新京,已经杀入到关东军的腹地。

不出意外的话,第一战区打赢了。

这让长期活跃在沪城的三大强国领事,产生了浓烈的好奇心。

越发的想要了解到战争的细节。

同时也放松了对旭日帝国的监视,列强也不过如此,连区区第一战区都无法拿捏,根本不够格。

他们可以把精力放在西方,先解决汉斯帝国的问题好了。

那边已经集结了上百万的军队,论规模,论影响力,都是远超关东的。

已经把波波吃抹干净的汉斯帝国,很有可能与法鸡硬碰硬了。

一方是疯狂扩张的老牌帝国,一方是号称最强陆军的帝国,两者间的火星碰地球,确实比关东军更值得关注。

奉天,

司令部,

张宪的参谋们在规划下一阶段的作战情况,部队要推到哪,接下来如何打?

17个关东军要塞属实难啃,退守山区的日伪军,也有完备的工事,不利于坦克火炮的推进。

第二阶段的作战重点是哈城,以及铁路沿线。

迅速控制所有的交通要点与铁路线,将日伪军赶到山区里去。

三个月杀光所有关东军有点困难了,但拿下所有重要的城市,拿下铁路干线还是没啥问题的。

廖书浇的战报也已经发过来了,对于双方攻入新京的时间节点,张宪忍不住呵呵笑了。

对方的小心思体现的淋漓尽致,故意比53军早了十分钟。

谁先攻下新京,谁就是关东的王,话已经放出去了,张宪不会食言。

可以考虑扶持廖书浇担任关东方面军司令。

他本身更圆滑,能够处理各方的矛盾,比冯占海更适合做这边的代理人。

冯占海属于纯粹的军人,不要让他介入这些破事儿好了。

接下来对南洋的拓展,冯占海可以随他一起,作为关键的军官。

对两者的安排吩咐下去,满足廖书浇的小心思。

将关东先遣军提升为方面军,廖书浇担任方面军司令,目前兵力不足15万人,计划先扩编至20万人。

各先遣军副司令,也分别按令向主要铁路站点进攻,从新京分别向北、向西、向山区方位压进。

进一步压缩日伪军的生存空间。

冰天雪地不利于作战,但环境因素是相对的,对我们不利,对敌军的防守同样不利。

哈城一线的重要城市不少,所需的兵力更多。

53军、先遣军还需协同作战,对于收编、投降的兵力,也需考虑抽出可用之人,丰富到部队中来。

接下来,各军按需推进即可。

关东军尚有十余万兵力,拆分到各要塞、据点、铁路站点等,也没有多少人了。

再咬咬牙,吃掉他们。

一应的事情安排下去,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双方的决战分出胜负之后,清扫占领区需要耗费更多的人手,耗费更多的精力。

缴获的物资需要查抄封条,扣押的俘虏、伪军成千上万。

对张宪而言,狂欢才刚刚开始。

新京、奉天两处工业区底子很好,所居住的侨民跟商户众多。旭日帝国为了保持控制,转入过来上百万的男女老少,这些迁移的免费劳动力,可不能浪费了。

曾世秉也从沪城调入奉天,亲自带队稳住治安,他是擅长盘查跟清扫的人。

从外地带治安军过来,避免有任何漏网之鱼。

粗略估算一下,这两个重要城市,以及铁路沿线,怎么不得搜刮出二三十亿日元出来?

新京、奉天一线的工业区属于关东的重要地段。

为了打造这片重工业基地,旭日帝国可没少投钱,投人。

钢铁、冶金、机械、制造等行业齐全,还有建设完全的发电站,年产量可突破百万吨的钢厂。

这些的价值,又何止百亿?

张宪看上的东西,必然要抢到手心里来,神仙来了都留不住。

这边的小惊喜还没爽完,楚云飞的89师顺利拿下三山,正在清扫顽固之敌,预计3天内把三山彻底纳入手心。

三山港、青港都是比较完善的港口。

分别在汉斯、旭日、大白熊手上折腾过,为了利用好深水港,建设了相应的造船产业,还有大型的起重设备。

设备设施齐全,维修后便可纳入己用。

一心要自造驱逐舰的张宪,可以考虑将几处造船厂融合,分别在三山、青港、沪城、云港开设。

陈部长在青港打捞维修沉船也有进度,日寇第三舰队的沉船都在近海,海床较高,易于打捞。

能利用的不多,驱逐舰类的船,大部分被战列舰轰炸的稀巴烂了。

那三百多毫米的主炮压下去,一炮就足够让它们升天了。

轻型航母、水上机母舰也被炸得船舱进水,难以维修,维修的成本不成正比。

但足柄号重巡,保存的相对完好,具备维修的价值。

整体盘算下来,一艘重巡,2艘驱逐舰,6艘运输船具备维修价值,可就近在青港维修。

重巡是肯定修不了的,没这个水平,也没这个实力。

得考虑在列强的海军基地维修,价格就需要张宪去谈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