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呦呦踮着脚拍了拍老爹的肩膀,下巴冲着后罩房的位置点了点,又看向东西厢房两边堂屋的方向。
“爹,去转一圈吧。”
沈知秋突然就有点慌:“不能是他想的那样吧,这得花多少银钱?”
沈鹿鸣这会儿就特没眼力见儿,一点没瞅出他爹这会儿心里直扑腾。
还指着她们买回来的东西喊她姐姐。
“姐姐,你要的东西我们都买啦,晚上给做什么好吃的?”
“买新鲜肉没,今儿给你做肉沫花卷。”
虽然不知道姐姐说的肉沫花卷是什么,但沈鹿鸣还是好期待啊。
至于皮蛋立刻做了也不是马上能吃的。
本来李静舒是打算蒸馒头的,出去的时候,就和好了面,这么一听闺女要做肉沫花卷,
倒是也好弄,那就做吧!
不过做肉沫花卷,最主要的就是肉馅,
沈呦呦提溜出一大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让大宝哥帮忙剁碎了。
她自己剁葱花,姜沫,蒜沫,这些是提鲜去腥的,
有一句老话就是说,调制鲜肉馅,不放葱姜蒜,鲜味儿少一半儿!
所以剁好的先肉馅,葱姜蒜沫都搞里头,来点芝麻搞里头,再用滚烫的热油泼一下,
只听“刺啦”一声,一股浓郁的香味儿就蔓延开了,
这时候放入食用盐,在吧自己家做的复合式孜然放一些进去,如果还有耗油就更好,不过暂时没有,就凑合着用吧。
不过酱油不要忘记,
“成,二姐,就到这么多吧,不用太多酱油。”
沈呦呦拿着四根筷子,合并在一起顺时针搅拌。
“娘,咋样,你的面好了没?”
“好了,给你擀成大饼了。”
这就又省了沈呦呦的事儿了,她直接将盆子肉馅端过去,开始在擀出来的长长的大饼上抹肉馅。
只要把大饼均匀,并严严实实的抹上一层肉馅,再从一头轻轻的卷起来。
然后卷成一个长条。
再拿起菜刀,切成一个个成人拳头大小的剂子。
至于卷花卷就简单多了,不光李静舒和二丫过来帮忙弄,就是大宝几个洗净手都能帮忙。
动作相当熟练,只吸引在剂子中间按压一下,简单一扭,肉卷就做好啦。人多力量大,没一会就做出了好几竹笼肉卷。
看的旁边的沈鹿鸣,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不过没蒸熟还不能吃!
冷水上锅,水开后蒸二十分钟,再不开盖焖五分钟。一出锅,满屋子都是香味儿!
就是不吃菜,这样的花卷,大宝几个半大小子,就着鸡蛋紫菜汤也能吃上六七个。
第二日,
沈知秋的伙食就是早上又重新蒸的肉沫花卷,在小炉灶上放个饼铛,加点油煎一下,
煎至底部金黄,那香味简直绝了。
配的是“最佳消暑饮品”紫苏引子。
据《广群芳谱》记载,宋仁宗曾经令翰林院举办天下饮料评比大会,
当时的紫苏饮、沉香饮、二陈饮、香薷饮、薄荷饮、桂花饮、乌饮等名牌饮料均报名参加。
经过翰林院组织的专家们品鉴,紫苏饮子以其色香味俱佳,以及具有消暑养生功能脱颖而出,一举夺冠,
沉香、麦门冬两个品牌位居第二和第三名。
“宋皇仁宗定汤饮,紫苏熟水第一名”
这句犹如后世的广告语,广为流传,迅速传遍华夏大地,
紫苏饮子也成为了当时最畅销的饮品。
元代诗人昊莱的《岭南宜蒙子解渴水歌》就有描述宋仁宗评比饮料的诗句:
“向来暑殿评汤物,沉木紫苏闻第一。”
宋代诗人杨无咎也喜欢用紫苏饮子招待客人,曾写下了《点绛唇 紫苏熟水》:
“宝勒嘶归,未教佳客轻辞去。姊夫屡鼠,笑听殊方语。清入回肠,端助诗情苦。”
宋代诗人逸民更是在《江城子 》一词中说:
“吟配十年灯火梦,新米粥,紫苏汤。如今且说世平康。”
“来,魏大人尝尝。这紫苏引子是我闺女从《东京梦华录》学来的,搭配这肉沫花卷,香儿不腻。”
魏大人现在也不客气了,主要是客气来客气去的实在对不住自己的肠胃。
今日沈知秋谈兴很浓,只有与这样有文化的人,才能显摆自己闺女看了很多书,懂的很多,和村里人讲,他们不懂,也没那个意识,显摆起来不过瘾。
第三日,沈呦呦一身男装,带着同样一身男装的沈二丫,还有小人沈鹿鸣,
亲自驾着马车来了仓储衙。
她让沈鹿鸣去找侍卫说话,沈鹿鸣很有礼的说:“麻烦转交给沈大人。”
是给他送的午食,荷包里脊和黄焖鱼翅。
这两道菜都是出于前世清朝美食,味道肯定不一般,
沈知秋能有这口福,也是李静舒母女最近在给广源楼研究新菜式。
荷包里脊是模拟王公大臣所佩“荷包”形状创制。
此菜以猪里脊肉和鸡蛋为主料,制作出金黄酥脆的蛋皮包裹着软嫩鲜香的肉馅,形似荷包,因而得名。
咬上一口,荷包里脊的外皮金黄酥脆,内馅鲜嫩多汁,口感丰富。
黄焖鱼翅,更是源于清末,由着名的“谭家菜”烹制,以其精湛技艺和独特风味闻名。
这道菜选用优质发黄鱼翅,搭配鸭子、老母鸡等食材,经长时间慢炖而成。
成品翅肉软烂,杏黄透亮,柔软糯滑,味极醇鲜。
谭家菜以“选料精、下料狠、做功细、火候足、口味纯”为门规,
黄焖鱼翅正是其精湛技艺的完美体现。
这道菜,前世李静舒可是专门花钱学的,是沈知秋的心头好之一。
第四日,烧鹿筋,桂花鱼翅。
更是前世,雍正皇帝和慈禧太后二人喜爱的皇室美食。
据传,雍正皇帝在当亲王时就对其情有独钟,认为鹿筋能强筋健骨,对身体大有裨益。
烧鹿筋以梅花鹿筋为主料,富含胶原蛋白和多种氨基酸,具有强筋壮骨、养血通络等功效。
第二道桂花鱼翅以水发鱼翅针为主料,色泽淡黄、形似桂花,口感鲜咸醇香、松软可口。
慈禧太后品尝后也赞不绝口。
不过食材也是真的贵,要不是广源楼平日里招待的都是一等一的贵人,也上不起这样的菜式。
第五日,龙井虾仁,清炖肥鸭....
魏大人现在属于有事儿没事都乐意来仓储衙转转,尤其是中午休息的时间,那绝对是他每日里最期待的时刻了。
甚至他都感觉,最近几日的官服,都穿着有些紧了。
.....
直到第八日,才吃上了,第一日李静舒母女就开始准备的佛跳墙。
那香味儿,简直是弥漫整个仓储衙。
喝上一口鲜美无比,真不枉费“天下第一汤”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