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舒侧头看自己相公的侧脸,好似看到了他身上有光。
这样的老沈,更有魅力了。
不过实际上,老沈也挺激动,他一只手抱着儿子,另一只手对着士兵们挥手:“辛苦你们啦!”
大宝,二丫他们也跟着沈呦呦大喊:“你们是英雄!”
反正,除了阿池,相互没见过面的两群人,看对方,无比亲切。
这场面可能太轰轰烈烈,导致原本扔牛粪,狗屎的人群,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
主要是那搞的跟什么仪式似的,想不注意都难。
之前周围还八卦傅家军的人们,也纷纷侧目。
“难道这群人是那起码将军的亲属,怎么那么多将军都抱拳行礼?”
“还有,这是后面的士兵们也都认识啊,你们这整的跟认亲现场似的?”
但随着从这里路过的士兵们越多,更多的士兵举起了武器行礼,对着这伙人微笑。
众人明白了,这不是单个的谁家亲戚,只能说,这伙人虽然穿着普通,但身份绝对不普通啊!
至于到底是啥身份,虽然探究的目光越来越多,但却没有人真上前询问的。
直到不知从人群里传出:“那是超市的东家!”
所有人都恍然大悟了:“难怪了,怎么那么多将军说谢谢,那么多士兵致敬呢,
看来这是他们唐家村的新型军需,给傅家军的帮助很大啊。”
这样的传言,早在超市开张没多久的时候就有,如今更是得到了证实。
沈大宝,沈二丫几人,更是突然感觉无比自豪,
为有这样的三叔三伯,这样聪明的呦呦妹妹自豪。
沈呦呦也是心头一热,和沈知秋对视一眼,感觉,能穿越来这个世界,真不能白白浪费了。
往后,要为这个国家,为这里的百姓,做更多的事情。
李静舒这会儿的心态也变了,说实话,对于这个世界,她的归属感没有老沈和闺女多。
老沈是有记忆,女儿是心思单纯,她心小,只能装的下自己一家人。
她老公当官了,她也没感觉咋地,一点没有飘,家里有了“忠义之族”的招牌,也是一时的兴奋,过后也就那样。
可眼下.....
李静舒拘谨的随着老沈,举起手冲着士兵们打招呼,挥手。
沈知秋抱着沈鹿鸣,对着他耳语几句。
就听见他立刻喊道:“山河无恙,全靠你们用血肉镇守!你们是英雄!”
沈呦呦乐了,她爹真能整活儿。
沈鹿鸣扯着小嗓子,一遍一遍的,喊的老激动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好些人也跟着喊这句话。
甚至沈知秋都听见他好大儿,小嗓子要喊哑:“行了,行了,别激动了,人家听见了,有好多哥哥在冲着你挥手呢。”
这会儿,基本上,士兵们也都过去了,大伙却掉转头,跟在士兵的后面,随着走。
嘴里还一遍一遍的喊着那句话,那场面,估计得给那些北元俘虏镇够呛。
其实真让沈知秋猜对了,原本对自己的下场,很看得开的本雅里,
在阿池那句“沈先生,谢谢你”的时候,
自打进城后,第一次睁开了眼睛。
因为从他被活捉,已经有很长一段日子了,他也是学过汉语的,在被关押的这段时间,也听到了不少新行军物资的话语。
当然,也包括这位沈先生的大名。
在偷听来的话语中,了解了那些新的物资的大致用处之后,他也明白了,为何这次优势明明都在己方,
燕军更是跨越地域作战,自己北元还是输了。
当时他只感觉天道不公,为什么汉人占着最肥沃的土地,各种人才也是层出不穷。
不但有傅家父子那样能征善战的将军,还有像那位沈先生那样的人才。
其实他也明白,傅家父子那样的将军不可怕,因为双拳难敌四手,再加上天时地利,这次差一点,他们或许就能将傅家父子留在草原。
但能研究出那么多新型行军物资的人才,才是最可怕的,因为这样的人,仅凭头脑,就能抵挡万军。
当看到沈知秋的时候,本雅里更不甘心了,没想到,这次他北元,铁骨铮铮的数十万儿郎,就是栽倒了这么个文弱书生身上。
因此,看向沈知秋的目光,那叫一个恨不得啖其肉,饮其血!
可现在听着身后那齐齐的呼喊声,本雅里刚升起的不甘心,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向,他被浇了个透心凉。
因为他从那声声,震破天际的吼声中,竟然升起了一丝,汉人不堪战胜之感。
兴许,与汉人为敌,本来就是一种错误。
当然,本雅里那会儿的目光,沈知秋等人也注意到了,不过没牙的老虎不如猫,无需在意。
他这会儿稍微有点尴尬。
因为随着人群走,他们周围竟然硬生生的空余出了一片空地,
周围的百姓们,竟然自行给他们围出了一个包围圈,就好似不能让周围人挤到他们一行人的架势。
至于为什么大家还跟着走,那是因为,今日午门搭建了台子,燕王要当着百姓们的面,亲自审判这些人。
虽然在午门搭建的台子,这些人也是不会在午门斩首的,
以前看电视的时候,总是说:“推出午门斩首”
但实际上,午门是皇宫的正门,主要用于重大典礼和仪式,而不是执行死刑的场所。?
不过午门在历史上曾是皇帝处罚大臣的场所,称为“廷杖”。
至于这些人都押到午门,一般本衙里的那些心腹大臣,估计是没命活的,最后还得押送到菜市口斩首。
其他一些皇族,比如年幼的,没有实权的,或者女眷,估计就是被关押和发配的命运。
以后去那些苦寒之地做劳力。
但这事儿吧,它也有意外。
比如,此时,
原本到了午门,燕王坐在高台上。
两侧坐着燕王世子,以及朝臣和皇族勋贵。
估计这样的场面,能到的都到了。
一个个气场十足,神情肃穆。
一众俘虏被押着跪在台下。
就本雅里一次次被押着跪下,又挣扎着要站起。
北元人说实话,有骨气的真不少,看到自己的首领被这样对待,不少人也开始挣扎,嘴里还骂骂咧咧的,
虽然在场大多数语言不通,百姓们更是听不懂这些俘虏们在喊叫什么,
但不用寻思,就知道不是好话。
不过,跪是必须跪的,你都败了,还傲个什么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