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八三看书 > 其他类型 > 重生76:打猎养村花,女知青急了 > 第107章 勇敢村长,明抢生意
八三看书 www.83ks.net,最快更新重生76:打猎养村花,女知青急了!

偏三轮轰隆到鸡冠山山脚之后,林默寻思,这会儿才晌午,反正肚子里也不饿。

要不现在先就地撂下车上满满当当的冻蘑,沿着鸡冠山山脚往后头绕一圈瞅瞅。

以前老爹说过,在鸡冠山的西北边儿、跟鸡冠山斜并着的那山叫牛背山。

据说牛背山比鸡冠山高出来半个鸡冠山,山顶的海拔能去到一千五左右。

越是苦寒的地儿,就越是贫瘠,长不出来东西。

这趟儿去瞅瞅看看,要是牛背山上真的啥山货也无,那么咱往后也能绕开这些高山不去探了。

只去探那些几百米高的土山包子。

这么寻思过后,林默轰隆着满满当当的偏三轮,调头往西北走了一段儿。

直到来到一处凹谷,他将二十麻袋的冻蘑撂里头,随后轰隆着空车朝着牛背山的方向一路轰隆。

四下除了他之外,就再无人影儿了,连动物的影子都瞅不见,只能偶尔瞅见雪地上留下来的一串串蹄子印儿。

越是往上,桉子啊、樟子啊之类的树就越稀疏,树跟树之间的空儿就越开阔。

就是一路弯绕着上坡,这拐那拐的,挺吃油门儿。

本来以为越往上,林木就会越稀疏来着。

结果呼吸开始有些发闷的时候,林默忽然瞅见有零星的巨大红松稀疏林立在眼前。

那粗得就跟桉子精似的,直径少说得有一米左右!

红松是大兴安岭的特有松树,寿命老长了,人接连老死个五、六茬儿,红松都还活着。

像这种直径一米左右的,树龄基本都超过二百年。

人家播种扎根时,米国还不存在呢。

更重要的是——

这红松精,还结着松塔呢!

而且还结得那个旺盛!

红松仁也是冬天的大兴安岭少有的能采集的山货!

这儿有零星的红松精,再加上红松通常生长在一千多米海拔的地方。

也就是说,牛背山山顶,极有可能是一大片红松林!

林默拧紧了油门,七拐八拐地往山上拱!

这玩意儿在后世发达年间,能卖五六百甚至上千一斤呢!

这会儿咋的也能卖个上百吧,跟偃松不相上下的价钱。

村长那单子上也有红松仁,但是给的价钱太低了,才给二十一斤,这不是欺负人嘛。

瞅瞅这红松长哪儿了,牛背山呢,还要是1500米左右的高海拔的山上。

这么偏远,才给这么点儿,亏。

也就咱有偏三轮,才能来到这么远这么高的山里,然后把松塔给捣腾回去,这就摆明了数量有限。

这么一来,就相当于咱暂时垄断了红松仁的源头?

那许镇庭按一块五一斤跟村民收樟子松仁的话,那咱就按剥一斤给两块,找村民帮咱剥。

脑壳里这么琢磨间,林默已来到牛背山的大概半山腰。

胸闷的感觉又稍微明显一些时,林默估摸着自己已经到海拔1000多米了吧。

此刻的他倏然捏死刹车,目瞪口呆的昂着脑袋,瞅着眼前的上山山坡——

这里的林木已非常稀疏,已经看不见樟子松了。

一眼望去,尽是贫瘠荒芜的感觉,只有皑皑白雪。

但是每隔十来米就有一棵红松耸立着。

稀疏,但是,也是林子啊!

红松林!

放眼望去全是树皮发红发褐的红松!

可惜了老爹不知道红松的松塔剥出来的松仁能卖上钱,或许他那年代,就算知道也没法吧。

不然……

即便这趟过来没找到红松林,一棵红松精也够他薅个五六十斤红松仁了,一趟能薅这么多,就已经很划算了。

稍微记记路,难得上来一趟,林默将塞在偏座儿底下最后那十几个麻袋掏了出来。

将红松精周围掉下来的松塔一顿捡拾。

装了个满满当当后,这才调头下山。

回去之后,得收拾收拾,准备准备。

准备出趟远门儿。

打通属于自己的销路。

村长那路子就算了,就给那点儿钱……

……

吴丰收被许镇庭粗鲁无礼又强硬的抢走樟子松仁生意之后,将最后的松仁送到老哥那儿之后就回了村。

为了搞清楚许镇庭这小哔崽子在全面图谋个啥,他特意消停了几天。

这几天一直在暗中观察那许镇庭的动静。

然而许镇庭的动静也没啥,无非是骑着摩托在村里到处乱嘚瑟,还带着那个姜颖。

俩人就跟一对狗男女似的,啊不对。

瞅他们俩那姿态,不就摆明的了是一对狗男女吗,就是生怕村里人不知道似的。

才这么到处嘚嘚的在人眼前晃荡,到处宣告似的。

然后就是不少村民都去嫩江捞鱼去了,几户抱团那样合作,毕竟冬天了,嫩江也结了老厚的冰。

单打独斗搞不动,只能几户几户的这么合作着折腾。

暗中观察了几天,也没观察出来别的了,吴丰收决定去嫩江边儿一趟。

来到嫩江边,他很快就瞅见了好几十口子村民正不怕冷似的卷着裤腿,手上脚上都是湿的。

抄着大张的网子沿着特意凿开的江面这么截流捕鱼。

吴丰收也是没想到,天儿都这么冷了,那黑尖子还能捞着这么多呢。

而那许镇庭则悠闲的靠在摩托车上,哼着小曲,“欣赏”村民捕鱼作业。

没瞅见姜颖,但是瞅见了另外俩人,是以前没见过的。

那许镇庭也害怕自个儿就这么几个人待在村里会挨欺负,毕竟东北嘛,民风还是彪悍的。

反正就是怕会挨打,于是早前就跟他舅舅刘明委屈巴巴诉苦了一番,各种添油加醋的说自个儿在村里咋的挨欺负。

于是刘明就安排了俩刚大学毕业的青年跟着他。

这俩青年,一个叫王韬,一个叫张奋。

为了能钻进革委里头捧上铁饭碗,知道许镇庭是刘明的外甥之后,对他那叫一个殷勤。

那叫一个能拍马屁。

只为了回去之后能入革委的编制。

吴丰收眼瞅着有些村民已经上了岸,还网上来了上百斤的黑尖子。

正要欢呼雀跃的直接现场卖给许镇庭。

他不动声色的走了过去,张嘴就是一声老大声的吆喝:

“村里的听着哈!咱开始收鱼肉冻了!”

“一斤鱼能炖出来二斤鱼肉冻!”

“咱按一块一斤跟你们收!”

???

听见这声响的许镇庭登时眼角抽搐。

个死老头,当面儿来抢生意?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