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问心局。
在场的都是华国这个时代最顶级的科研精英,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不比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们差。
如果按照现有的人生轨迹发展下去,他们将会成长为这个国家最优秀的科研大牛,在一个个领域里撑起一片天,拥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未来。
但是,一旦选择参与原子弹的研制,至少几十年内他们的名字都将会是绝密。
不是说担心这些读书人会不爱国,只是他们本可以拥有更加精彩的未来,很多读书人求的就是一个青史留名,默默无闻地死去对他们来说代价属实是有些大了。
当于业问完这句话以后,现场沉默了半分钟,而后一声最为干脆和果断回答在整个会议室中回荡:“我愿意!”
于业看向在场所有人的眼睛,一双接着一双,一直看到最后,他竟然没有在任何一双眼睛中看到哪怕有丝毫的迟疑。
“于业,你小子是不是把我们都看扁了?就准许你这个学生有牺牲为国的觉悟,就不许我们这些老师有?
要是我们贪图这一点虚名,我们何苦跋山涉水从大后方冲破冲冲阻挠来到这一线,跟你小子一起并肩站在这儿?”
其中一位老师说道。
“就是啊,于学长,没什么好说的,在来的时候听说了你不少传奇事迹,我们来一线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默默无闻吗?”
“小鬼子杀了我们华国好几千万的军民百姓,如果真的有快速打得它们亡国灭种的武器,别说我这辈子的功名了,你把我绑在这个武器上都行!”
“刚刚朱学长说压上他一辈子的功名,我压上我十辈子的功名,就跟小鬼子干了!”
“......”
在场的这些读书人们群情激奋,恨不得马上撸起袖子就干。
于业被在场的这些同道给感染到了,或许在问这些问题之前,他忽略了这些人穿越烽火也要来前线的决心。
但是,他并不后悔问出这些问题,就跟之前一样他一直知道这些先辈们很伟大,但是他不知道他们原来是这么伟大。
于业对着他们身深深地鞠了一躬。
“欢迎各位躬身入局。没什么好送给各位同道的,就送大家一个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吧。”
说完这句话以后,于业正色起来:“既然在座的诸位已经决定参与其中,那我就跟大家正式宣布一下,我们这个项目叫做两弹工程。
两弹,就是指核弹和导弹,为了方便管理也为了保密的需要,以后我们内外部沟通只使用代号,596工程。
以后我们所在的平安县城称作221基地。
未来,一直到项目工程结束,除了特殊情况以外,我们都将这儿呆着,没有各层审批不允许出入221基地。
各位对外的联络都将受到严格的审查,信件也都会被审阅。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于业开始向在座的所有人宣布工程的代号和要求,语气逐渐严肃起来,众人也意识这项工作的严肃性。
说完以后,于业直接拿出一个档案袋,抽出了其中早已经准备好的保密协议分发在给在场所有人,而后自己带头在保密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收好保密协议,于业转身在黑板上写下质能方程,E=MC²。
“我们596工程的第一个方向,就是核弹,在原子核这个宇宙极细微的地方蕴藏着极大的能量。
无论是重元素的裂变,还是轻元素的聚变,在这个过程中都会损失一部分质量,这部分的质量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
在重元素的裂变过程中将会出现链式反应,初次反应产生的中子将会引起其他重元素的裂变,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一变二,二变四.......
以至于会出现几何级的变化,如果不加限制的话,会爆发出无穷的能量。
这方面,赵老师应该非常清楚。”
听到于业点了自己,赵忠尧教授点点头,对于业的说法表示认可。
“各位,我简单的做了一个测算,如果一克铀235所有的原子都产生裂变的话,它释放出来的能量相当于10吨的TNT炸药。”
“嘶!”
“......”
听到这个数据,在座的这些科研精英齐齐色变,不少人倒抽了一口凉气,他们知道原子核中蕴含的能量不少,不过那都是单个原子在微观层面测算的结果,没有人在宏观方面有直观的观感。
当意识到其中产生的能量竟然这么大的时候,所有人看向于业的眼神都有些不太对了,难怪于业说这是一颗足以灭杀几十万头鬼子的大杀器。
所有人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假如有1kg的铀235彻底裂变,刚好把这颗炮弹投放在东京,2万吨TNT同时爆炸,那该是多么振奋人心的画面啊。
想想都觉得令人激动。
所有人看向于业的目光都变了,这特娘的,还得是会干军工的读书人设想出来的大杀器性感啊,你看普通的读书人或者普通的军官能想出威力这么大的武器吗?
根本不可能!
只有于业这个读书人里边最会搞军工的,搞军工的里边最会读书的,才能把这个事儿干成!
“根据的测算,裂变材料的效率基本上在1%-20%之间,所以接下来怎么造怎么提升裂变的效率就交给在座的诸位了。
顺便告诉大家,我们已经勘测铀矿了,正在准备开采,请各位加快把理论模型设计出来噢。”
于业很懂怎么吊起这些读书人的积极性,所有的一切都给你们准备好了,什么时候能干出来,就看你们的了。
听到于业说完这话,大家都兴奋得嗷嗷叫,如果这武器一旦研制成功,完全就是战略级别的武器,足以扭转整个战局!
“赵老师,核弹理论组的工作我就交给您了,建议您带着稼先和光亚等同学开展工作,里边还有几位建议的人选,以及我关于原子弹的三四个工程模型,全部交给您了。
需要您接下来作一些理论验证和数学核验。”
于业拿出一个文件袋,上边贴了一张封条,在所有人注视下交到了赵忠尧教授的手中。
看到这些,场中的科研精英们对于业除了敬佩没有什么好说的,在所有人都还没意识到这种现象可以用制备威力巨大的武器时,于业不仅仅是想到了,而且还提出了三四种工程模型。
这一旦经过验证,那可是可以直接投入工程制作了。
众人心中凛然,他们的心里突然升起了一种感觉,不搓核弹时,看于业如同井底之蛙坐井观天,当搓核弹时,看于业如同蜉蝣看青天。
(题外话,原子弹面世这么多年,最难的不是设计,而是工程制造,如何大规模提纯铀235,如何控制引爆的高精度炸药,如同制造稳定的中子源,以及其他一系列配套的工业,所以于业能快速拿出设计稿是合理的。
设计方面真正比较难的是氢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