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酷暑难耐,妾特来送一盏冰镇酸梅汤,为殿下及诸位家臣祛祛暑气。”
一袭浅粉色宫裙的刘清莲步轻移,身姿婀娜地踏入偏殿,朱唇轻启,声音温婉动人,眉眼含笑,眸光流转间尽显柔媚。
“涟漪有心了。”刘辩微微颔首,回以一抹温和的笑容。
刘清得了太子准允,玉手轻抬,身后几名提着食盒的宫女分发起了冰镇酸梅汤。
醷者,梅浆也。
这便是酸梅汤最早的雏形,一种纯粹的梅汁饮品。
而《神农本草经》中,则记载以乌梅、甘草、桂花和糖等为主要原料烹调,刘清常随何皇后研习着做些小零嘴,以博取太子宠爱。
刘辩端起被冻的冰凉的瓷碗,轻轻握住碗沿,轻抿了一口这深红偏黑色的冰镇酸梅汤,喉结微微滚动,冰凉酸甜的口感入喉,顿时口中生津,脸上不自觉地浮现出一丝惬意的神情。
而一众太子府家臣则是纷纷跪坐着行礼,向刘清这位太子孺子谢恩,低首垂目避免自己直视刘清。
一来是碍于礼法,寻常人家令妻室出来拜见客人,乃是如同登堂拜母一般对客人表示亲近和尊重,客人直视亦无妨,但若是在皇家,直视太子后妃便是无礼。
虽然太子性情豁达宽和绝不会在意这些小事,但为臣者自当恪守礼法。
二来……这位太子孺子,他们中的部分人是在永安宫外见过的,袁本初的继妻,如今换了一种身份再见,也担心让这位太子孺子心生尴尬,引起莫名的敌意。
枕边风历来是最难防的,纵然是孝文、孝武也难以例外,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道理,众人始终低首垂目。
在外人面前刘辩就美色这方面还是保持着一份正经,虽有与刘清调笑一番的心思,却压抑了这份想法,加之他也注意到了众人的拘谨,便索性让她退下了。
而且,随着贾诩的到来,刘辩原本稍稍有些愉悦起来的心情又一次变得烦躁。
“果真如此吗?”
刘辩低垂着眼眸,微微叹了口气,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
面前的贾诩却也沉默着没有作答,神色凝重,而刘辩也明白,贾诩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说笑。
偏殿中的一众太子府家臣看着太子和贾诩这诡异的氛围,也都意识到了似乎是有什么令太子不悦的消息传来,纷纷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放下了手中的冰镇酸梅汤,看向了太子。
他们都能感觉到此刻的太子正在用理智压抑着名为愤怒的情绪,但这就像是一堆泼上了火油的干柴,只要有一点火星子便是冲天烈焰升腾而起。
“呵。”刘辩自嘲般地轻笑了一声,虽面带笑容,面色却格外冷峻,道,“文和自然是再三确认无误才会上报的,孤这话问的太多余了。”
为什么刘辩中意贾诩来担任这个绣衣御史?
不单单是因为贾诩心思缜密,又深谙人心,最为重要的是贾诩的危机意识。
就像是军中夜间的岗哨,往往会安排一些胆怯之人值守,因为他们怕死,所以才不敢违背军法偷偷打盹睡岗,更担心有敌军来犯丢了性命,他们比那些胆大的军士更善于觉察到危险的到来。
刘辩双目微眯,一股难以言明的无形威势弥漫在这座偏殿中,令人不禁心头一颤,道:“传孤的诏令,凡是在太子府干过的府僚,今夜全部到太子府来。”
“以宴饮为名?”贾诩微微抬首问道。
刘辩颔首,道:“以宴饮为名。”
朝野皆知,太子喜宴饮,时常召集太子府故吏以及现任府僚宴饮,三公、九卿等官员也时常在受邀名列之中,不会引人瞩目。
而太子府现任故吏,则是包括了眼前的河南尹贾诩,雒阳令钟繇,御史中丞张昭,大司农丞张纮,少府丞陈琳,执金吾丞牵招,廷尉正监郭图,谒者仆射简雍,北宫卫士令许定,车府令李肃。
“再令尚书令刘陶,太常刘焉,光禄勋袁滂,卫尉樊陵,司隶校尉郭鸿,光禄大夫刘宽,将作大匠蔡邕,五官中郎将伏完,秘密进宫议事,接到旨意后不得与任何人交流即刻入宫,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推脱,违者立斩!”
“斩”字落下,刘辩平日里的轻佻之色彻底消失在了这张依旧残余着几分稚嫩的面庞上,取而代之的是带着几分狰狞的杀意,眼神中透露出一股狠厉,让人不寒而栗。
刘辩从不受宠的皇子变成了权倾朝野的摄政太子,他变了,但又未曾变得太多。
他最初宫变,也不过是为了活命罢了,如今依旧。
初时畏惧将来刘协以杀母之仇报复他们母子,后来担心黄巾叛乱,再后来担心世家豪门祸乱天下,他不想哪天被一杯鸩酒或是一枪刺死于街头。
好不容易过了几个月安生日子,至少他不必担心无法活命了,而且还能好好地活,却不想又有人不想让他活命了。
无妨,谁不想让孤活,孤也不会让你活。
孤的宽仁,却被如此糟践。
汝南袁氏……呵!
外界无人知晓永安宫这一晚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丝竹之声彻夜未绝,而太子似乎也因为彻夜宴饮,亦是罕见地断了晨练的习惯。
但太子府群臣却是顶着黑眼圈投入了更为忙碌的工作之中,眼中虽带着几分血丝,却都颇有干劲,一整日未曾停歇,唯有午膳后小憩了片刻。
直到光和七年的四月二十八日,时为小满。
小满时节,本是夏小麦的麦粒逐渐趋于饱满但尚未彻底饱满和成熟之时,但后汉种植的是冬小麦,此刻只不过刚抵达抽穗之时,距离成熟尚早。
而小满者,满而不损也,满而不盈也,满而不溢也。
儒家尚中庸之道,忌“太满”,而“小满”则是最为符合儒家之道的节气,也往往被世家豪门视为吉日。
而小满代表着即将丰收,有子孙满堂的寓意,故大宜嫁娶。
因此,今日也是汝南袁氏继承人,袁基续娶后妻的大婚之日。
只是,汝南袁氏挑选的吉日为“小满”,却浑然未觉自身之“太满”。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而人满……当死!